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近期印发了《关于印发<2024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现予以转发,详见下文。
2024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4年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完整、准确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发展机械工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标准化创新与前瞻发展战略
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标准需求
分析和研究,持续做好标准化顶层设计,强化标准对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技术支撑作用。推动以产业创新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开展机械工业前瞻布局和未来产业标准课题研究及机械工业加快标准升级方法课题研究,引领标准创新方向。
二、升级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设备更新技术标准体系
(一)强化安全基石,重塑强制性标准体系。依据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新需求,进一步健全机械工业强制性标准体系。重新梳理强制性标准体系,加强涉及安全的重点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实现“当强则强,应强尽强”,确保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安全合规。
(二)支持设备升级,革新重点领域可靠性与质量标准。围绕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电力装备、通用机械、重型机械、风电设备和工程机械等重点领域,优化和完善国产装备可靠性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开展金属切削机床、风电设备和土方机械等专业领域标准体系优化试点,提出一批可靠性和质量技术标准项目立项建议,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围绕绿色发展,搭建绿色低碳标准框架。推动机械工业绿色低碳标准系统性、规范性研究和管理,积极推进与国家“双碳”标准体系协调对接,提升标准对“双碳”工作的引领、规范和支撑作用。研究提出机械工业“双碳” 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一批碳管理、碳足迹、碳核算、碳减排技术与装备等标准项目立项建议。
(四)稳固产业链安全,构建产业链标准矩阵。支持新质生产力融合,促进与产业链相适配的标准链项目的研制,构建结构合理、先进适用和国际兼容的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展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一批“强链、补链、稳链和延链”标准项目立项建议。
(五)融合市场与政策,促进体系互补与协同。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政府型技术标准体系与市场型技术标准体系的有机融合的新型标准体系。依托标委会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补充完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研制与政府型标准相互协调、有机配套和互为支撑的团体标准,促进技术创新应用。
三、加速新兴领域与产业升级标准化进程
发挥新产业和重点领域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发展、加强行业指导和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性作用,助力产业政策贯彻落实,围绕重点领域规划,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等产业发展新需求,推动标准化工程和行动有效落地,加快标准研制。优先推荐实施应用导向明确和配合标准化战略工程的项目立项,围绕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农机装备、工程机械、医疗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和增材制造装备等领域,落实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点项目计划,推动高精尖技术标准突破。
四、拓展国际标准化舞台与合作深度
培育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推动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有效落地,鼓励各方更广泛参与各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活动,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支撑和引领产业国际化发展。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与国际国外标准对标达标分析研究;推动提出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提高技术委员会委员成为国际注册专家的比例;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需求,提出中国标准外文版编译项目; 提出国际标准转化项目立项建议。
五、优化标准化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
强化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提高标准制定质量和效率,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标准有效实施,持续提升标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按照“全面梳理、集中清理、动态管理”的原则,督促完成延期标准的上报;持续行业标准报批材料联合审核模式,提升报批材料质量和审核效率;围绕产业领域发展需求,提出标准复审建议;推动标委会综合运用各类媒体载体,开展标准宣传解读;组织开展重点标准实施评估;做好行业标准出版和备案工作。
六、促进标准化人力资源与组织专业化
加强机械工业各专业领域的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企事业单位等标准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标准化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构成,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审核和届内委员考核,提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撑能力。组织标准化管理人员、标准编写人员和标准审核人员业务培训;按相关规定, 完成标委会组建、换届和人员调整;督导标委会完成工作考核。
|